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指出“市场竞争的加剧, 成本己经成为最为重要的竞争要素之一。”采购是企业运营中的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不同的采购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可能导致不同的采购成本发生, 可以说科学的采购成本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成本, 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所以, 建立一套科学的采购策略, 是企业减少成本、提高效益的内在要求。而仓储管理做为企业采购管理的延伸, 其重点是仓储管理系统效率的提高, 如果因为过度降低仓储成本而减少存货的采购, 可能会出现短缺成本的发生, 进而导致企业总成本的降低, 所以, 科学的仓储管理就是要在企业存货采购成本和仓储管理成本之间进行有效决策, 进而降低企业的总成本。当前, 在全球制造和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 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日益加深, 企业面临成本控制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等等诸多问题, 如何提高采购和仓储管理效率, 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成为本文重点的论述内容。
目前, 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多属于需求型, 一般是企业在需要原材料等商品时, 由需求部门提出申请, 经过批准后, 采购部门进行采购。而由于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中有严密的上下级管理制度且缺乏必要的灵活性, 所以, 企业一般都建立了相对规范的采购制度, 对商品项目进行了严格的分类, 杜绝无项目、超项目计划进行物品采购, 这样往往无法按照企业原材料的使用价值和使用频率为基础进行分类, 无法反映材料需求的轻重缓急。在种类众多的原材料面前, 管理难度大其管理成本增加, 所以, 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科学分类, 进而采用不同的经济管理方法。
首先, 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环节普遍缺乏严格的控制约束机制, 或制度执行不完备, 存在不规范的采购行为, 其次, 由于在现在采购买方市场情况下, 很多供应商为在竞争面前, 往往采用正常的促销活动, 使国家和企业利益受到威胁, 采购环节的价格隐形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再次, 企业资金往往被挪用, 部分采购人员可能会利用采购借用资金的机会, 挪用资金移做他用, 资金的挪用不但造成了货币资金损失, 更可能由于挪用使存货不能及时到货, 而造成停工损失或信誉损失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实现, 企业存货管理的地域性越来越宽, 信息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制造业全球化分工越来越明显, 很多产品已经无法由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来完全实现。所以企业要加强第三方物流管理, 利用物流的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对企业存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 使存货管理中的订单流、物流和资金流处于一种协调状态, 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这是现代企业存货管理的趋势和重点。同时要在大中型制造企业中全面使用EPR系统, 利用该系统的及时、高效的特点, 及时调整存货的存量和处理呆滞的存货, 不断的提高存货管理水平。现代企业存货管理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也会影响到企业运营的好坏, 为了不断降低企业的存货成本,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必须将加强存货管理逐步重视起来。
对大宗物资、大型技改项目实行公开招标, 尽力避免“暗箱操作”。对零星物资采购尽量选择信誉好的供应商实行定点采购, 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对采购的物资要进行有效的检验, 要有计划地组织供应、检验、使用部门共同抽查, 以进一步完善存货管理。同时要对预付账款的挂户进行关注。对长期不动的客户着重调查了解;对大宗材料供应户应先进货后支付货款, 预付款应有严格的审批手续, 以免资金被挪用。
企业必须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出快速的反应, 特别是在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引进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才能生存和发展。传统单一的仓库管理不能满足当今多样化的仓库作业, 迫切需要使用现代仓储管理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实现对资源的有效控制。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段的库存管理有利于企业从“库存实物控制”向“库存信息控制”的转变, 实现信息化库存控制的目标。ERP系统和传统存货管理方法的区别是实施跟踪, 把存货管理提高到项目管理的高度。ERP系统使企业使用整合价值链信息平台的手段, 来加强存货管理。如果客户需求发生变化, 可以及时通知供应商, 从而达到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存货储存水平, 实现客户、供应商、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同时结合经济订货量等做到仓库库存的最优化管理, 保证供应生产的连续性, 有效的降低库存量, 同时提供相关的库存分析报表,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存货进行抽检, 发现损失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对滞销的产成品及长期不用的原材料, 要按一定的比例计提存货减值准备金, 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降价处理, 盘活资金, 减少损失。同时对没实现销售的已发商品应定期清理。对超过一定时期不能实现销售的已发商品, 应要求经办人清理, 对确实不能销售的已发商品要求完整清理回厂;有望实现销售的已发商品, 需继续存置的, 要重新订立合同交回一份备查, 保证已发商品的安全完整。
上一篇: 两个电商的“仓储大战”
下一篇: 精益化仓储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