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承担着为国家和人民提供电力保障的作用,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电力企业自身运营过程中,仓储、配送的成本存在占比较高的情况,对企业的运行效率产生着一定影响,我们需要了解仓储配送发展现状,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本文就电力企业仓储配送系统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了解电力企业仓储配送的现状,优化仓储配送系统,同时进行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为仓储配送提供支撑。
当前新型技术与管理方法日益发展,电力企业的仓储配送体系中显现出一些滞后的问题。
巩华(2016)认为市场中还没有与电力企业相适应、符合其特点的仓储信息管理系统。[4]苏伟萍(2017)指出有一些电力企业建立的标准化物资编码还没有包含所有的物资,而且实际工作过程时,物资的种类和属性还未有详细的分类,给后期整理工作造成较大难度。[5]
葛宇剑(2016)提出在各省公司建立实体配送中心库,具备存储物资和配送两项基本功能。在地市级建立区域库,地市级下层建立周转库,打造一级配送中心库-二级区域库-三级周转库的三级仓储配送体系。[6]王玉鹏(2015)提出要完善电力企业多级调配、协调、预警机制[1]。
苏伟萍(2017)提出电力公司在制定计划时,就将仓储和生产联系在一起,提高物资配送工作的效率。[5]葛宇剑(2016)提出电网的物资大致为应急类、重点类、基建工程类、低值易耗类、运行维护类,不同物资属于不同层级的仓库。考虑电网物资临时紧迫性、重要性的特性将物资用ABC方法分类,进行重点性、针对性的管理。在配送方式上,根据仓储配送三层级网络结构、物资分类情况,针对不同的物资主体,考虑物资属性、物资需求频率、物资重要性等确定一次配送或二次配送。[6]
顾斌等(2014)以自动化立体仓库为例,提出上海市电力公司的将打造面积约4035平方米、5440个仓储位置物资仓储配送中心仓库。[7]同时,杨继美等(2014)提到某个省级的电力计量中心公司打算打造一个采用EDI、RFID自动识别技术、条码技术等现代物流技术,实现自动化存储、输送的配送中心。[8]
当前以最优产出成本比为中心的自动化仓库标准尚未在国家电网范围内形成,因此系统的对自动化立体库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形成系统化建设指导标准,将为目前的电力仓储带来崭新的变革。
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是物流管理工作的支撑力量,保证电力物流信息通畅,实现采购、生产制造、仓储配送等环节信息的有效衔接。向信息化、标准化方向大力发展,是电力公司生产、发展壮大的基础,也是增强仓储配送能力、提高服务质量、跟随市场变化的有效方式。
刘慧丽(2017)提出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适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沟通较少。企业可采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实现内部ERP和外部电子商务平台的有效结合,完善电力物资配送信息管理平台。[9]柯凡兴(2018)从供应商层面提出需要创建统一的物资编码规范体系,将其应用在物资招投标管理,使用一致的评标专家库,打造供货商评价体系。[3]杨晓静等(2017)认为移动技术、通讯技术、RFID、可视化技术等构造的智能仓储系统,在将来,引入手机移动端和微信应用,可视化基础数据和仓位数据、无人值守、手机移动应用。[10]Hou Jet al.(2012)提出电力物资网上超市系统,进行管理客户和供应商、监督或规范工作,实现在线客户的信息安全。[11]
电力企业中仓储配送存在的问题制约着电力企业的发展,为此需要将其仓储配送系统进行优化,本文的研究角度希望能给相关电力企业带来参考价值。
下一篇: MDS系统拆回智能电能表仓储配送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