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商品物流领域的应用, 极大地促进了基于“互联网+”的商品物流行业的发展, 有物流就有仓储, 智能仓储系统在商品物流中的不断应用, 对提高商品物流传递速度起到重要作用。要保证智能仓储系统的安全运行, 就需要对该系统进行安全评价, 只有建立起科学的安全评价体系, 才能有效促进商品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要对“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智能仓储系统的安全体系进行评价, 必须要先了解智能仓储系统的运行特点, 只有在熟悉其系统构建、运行特点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对其安全体系进行评价。智能仓储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化的仓储系统, 它不仅由许多硬件系统组成, 而且还有许多软件系统构建, 是一种高度信息化、智能化、高投入的物流系统的重要分系统, 它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是系统组成复杂。智能仓储这个大系统是由四个分系统组成, 即包括:“入库管理分系统”、“库存管理分系统”、“出库管理分系统”、“仓储计费管理分系统”。四个分系统基于互联网相互联系在一起, 而且每个分系统的安全会影响到其它分系统的安全, 因此制约整个系统安全的因素众多。二是智能设备众多。在整个智能仓储系统中, 不但涉及到种类众多、数量众多的智能硬件设备, 而且还涉及到信息化程度很高的软件系统和信息技术。如, 数据通信技术、控制技术、RFID技术、货物信息管理系统等。由于信息化程度高, 一旦出现安全问题, 解决起来比较复杂。三是向仓配一体化发展。随着人们对网上购物的增多和时限要求的提高, 要求现代物流行业要做到高效、快速、安全, 因此促使智能仓储系统向仓储和仓配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适应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要求, 从而使得原来的系统还要增加配送系统, 使得仓储系统更加复杂, 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 蕴含的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仓储系统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高, 对促进我国的商品物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智能仓储涉及入库、存放、出库、库存控制与管理等多个环节和数量众多的设备, 在每个环节、每个设备中都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或安全隐患, 这些影响智能仓储安全的因素可分为五个方面:一是货物管理因素。在货物管理中包括货物的入库登记和录入系统、货物贴电子标签、货物入库并自动分配储位和货物上架、手持端和网页端的货物盘点、货物出库发货这几个环节, 在这几个环节中都有可能涉及到货物安全问题, 这个环节也是安全评价的重点之一。二是技术网络因素。信息技术与网络是智能仓储系统的关键的核心, 其安全运行才能保证仓储的自动化运行, 这方面的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仓储货物信息安全, 涉及的平台有网络运行安全系统、仓储服务和管理系统、系统服务器、仓储控制系统、网络与设备的通信系统、RFID技术等, 这些系统的安全是仓储系统安全保障的难点。三是货物安全因素。货物安全是仓储系统中最易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 在此环节中涉及到货物的防水、防盗窃、防潮湿、防腐蚀、防尘防雨、防汛、防生锈、防病虫害等安全防护内容, 这也是货物安全的另一个重点之一。四是人员素质因素。智能仓储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意识、安全设备的操作运用水平等都会对智能仓储系统的运用产生着重要影响。另外仓储安全巡查制度、安检制度、安全疏散能力的落实情况, 都会对仓储安全产生着影响。五是操作设备因素。由于仓储系统涉及众多设备, 这些设备的安全运用是保障仓储智能运行的关键, 这些设备既包括信息网络管理设备, 也包括货物操作设备。其安全因素体现在对这些设备的维护保养与检修方面。
要构建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仓储安全评价体系, 需要坚持科学的原则才能取得较好的评价效果。
一是要坚持综合评价。由于智能仓储安全涉及的因素较多, 因此要坚持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才能较好地反映仓储的实际安全情况。二是要坚持科学评价。仓储安全指标的选择要根据实际工作要求来选取, 要能准确反映出仓储安全的优势与缺点, 要具有科学依据。三是要实施动态评价。由于仓储的多项安全因素是动态变化的, 因此进行安全评价时要根据安全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四是评价要有可操作性。进行仓储安全评价时, 其评价指标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易于量化, 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才能准确反映仓储安全现实情况。
根据智能仓储系统的运行特点和安全需求, 在进行其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时, 应从其五个主要影响因素出发来进行设计, 可设计5个一级评价指标。即:货物管理评价、技术网络评价、货物安全评价、人员素质评价、操作设备评价。在一级指标下共设计28个二级指标来构建安全评价体系。
一是货物管理安全评价指标设计。在“货物安全管理评价”这个一级指标下, 可设计7个二级指标, 即:“入库智能管理能力评价”、“库位管理能力评价”、“出库智能管理能力评价”、“库存智能管理能力评价”、“货损货差自动报警能力评价”、“设备日常维护能力评价”、“应急事故智能高度管理能力评价”。二是技术网络安全评价指标设计。在“技术网络安全评价”这个一级指标下可设计5个二级指标, 即:“计算机信息技术安全保障能力评价”、“数据通信技术安全保障能力评价”、“控制技术安全保障能力评价”、“物联网技术安全保障能力评价”、“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评价”。三是货物安全评价指标设计。在“货物安全评价”这个一级指标下可设计5个二级指标, 即:“智能灭火报警保障能力评价”、“智能防汛、防潮、防漏安全保障能力评价”、“智能防盗警卫保障能力评价”、“智能病虫害防治安全能力评价”、“智能防腐防锈安全保障能力评价”。四是人员素质安全评价指标设计。在“人员素质安全评价”这个一级指标下可设计5个二级指标, 即:“仓储人员安全单调与重视程度评价”、“仓储人员安全教育水平评价”、“人员安全作业检查措施落实评价”、“人员与货物安全疏散保障能力评价”、“安全防护设备器材维修保障能力评价”。五是操作设备安全评价指标设计。在“操作设备评价”这个一级指标下, 可设计6个二级指标, 即:“无线设备控制安全保障能力评价”、“设备损耗自动感知安全能力评价”、“设备故障报警能力评价”、“仓库可视化监控管理能力评价”、“仓库温度、湿度监控能力评价”、“劳动安全防护设备合作情况评价”。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仓储安全评价方法也是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 安全评价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可根据仓储安全情况合理选择。
一是专家评分法。就是由安全专家根据自身知识与工作经验来对仓储安全问题进行评价, 通过现场检查、分析研究智能仓储各项安全因素, 然后通过打分的方法, 来得出该仓库智能仓储的安全评价结果, 该方法易出现偏差, 需要多个专家综合评估。二是危险性评价法。该评价方法是根据仓储作业的条件来进行安全评价, 它包括三个因素, 即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L) 、危险事件发生的频率 (E) 、安全事件发生的后果 (C) 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整个仓储安全危险的评价结果为D=LEC。该方法的局限性大、准确性不足。三是层次分析法。该评价方法就是将智能仓储安全总体目标分为若干个小目标进行各自安全评价, 最后根据各自安全因素的权重来计算出整个仓储的安全评价结果。该方法需要量化评价的因素较多, 易出现判断失误。四是模糊综合评价法。该方法是运用模糊数学理论, 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安全评价方法, 该方法运用时, 需要基于“互联网+”的智能仓储特点来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它对于处理一些难以量化的评价因素时具有优势, 但依然需要来确定评价因素, 具有较大主观性。
综上所述,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仓储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 需要全面了解智能仓储系统的特点, 掌握系统安全的众多影响因素, 掌握仓储安全评价的实施原则, 科学设计安全指标体系, 才能构建安全、高效的评价体系, 保障仓储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从而促进我国物流行业科学发展。
上一篇: 桁架机械手在智能物料仓储中的应用
下一篇: 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