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家领导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的要求,各职能部门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措施,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IBM公司于2009年首次提出了打造具有智能、先进、互联三大特点的“智慧供应链”概念,“智慧物流”的概念正是基于此所形成的。我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华夏物联网、《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共同给出了“智慧物流”的概念,它是依托于互联网,并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增强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及智能执行的能力,进而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1]。这里涉及到两层含义:第一,“物流+智慧”,借助先进技术实现物流体系的智能化与信息化管理;第二,“智慧+物流”,将智能化技术与大数据技术融入到传统物流产业中,促使物流产业转型升级。
仓库主要在货运过程中起到中转作用,每件快递都需要先运输至仓库,再分发到国内各地。因此,仓库选址与仓库容量大小的确定都很重要,直接影响到物流公司的配送成本与配送效率[2]。过去物流公司只能凭经验去进行仓库选址,容易出现部分仓库利用效率偏低,而另一些地区仓库超负荷运转的问题。智慧物流可避免上述问题,借助积累的物流数据可掌握不同地区的物流量情况,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在综合考虑相关影响因素后给出最为理想的选址模式。
仓库内货物的搬运、分拣、上架等工作主要利用机器人去完成,包括无人叉车、自动导引运输车、分拣机器人、货架穿梭车等。比如,分拣机器人借助物镜、传感器及电子光学系统便可高效完成货物分拣工作。自动导引运输车由计算机控制具体的行进路线与行为。
在电商开展促销活动时会生成庞大的订单量,特别是6.18、双十一等促销活动时订单更多。若备货不足,临时调货容易引起物流配送效率下降。近年来各电商平台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手机用户的消费规律、商家历史销量等数据信息,借助相关算法提前预测相关需求。根据所得需求信息将仓储与运输环节前置,不再是等到用户下单后才开始调货。目前,需求预测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在预测精度方面仍需要改进。
WMS管理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控制的仓库管理系统,所采用的核心技术包括无线射频技术(RF)、数据接口技术、电子标签技术等。可独立实现仓储管理的全部功能,包括收货,在指定地点存货、存货管理、定单处理、分拣及配送控制。该系统不仅优化了仓储执行管理流程,提高了仓储管理效率,而且也延伸至运输配送计划,并能够与上下游供应商客户进行信息交互,进而提升仓储执行效率与工作效率,减少成本,让企业客户更加满意。
无人机配送分为干线无人机与配送无人机两种类型。因为电池容量与载货量的约束,无人机当前只用于货物最后一公里的短距离配送[3]。很多企业均对无人机配送技术加大了研发力度,我国政府政策开放性较好,出台了较为健全的无人机管理制度,与外国相比,国内无人机配送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早已走在前面。
无人车也只能用于货物最后一公里的货物配送,原因与无人机相同。以京东物流为代表的国内企业也正着力攻克无人车方面的技术难关。比如,京东研发的无人车不仅配备了常规的GPS、激光雷达,还专门配备有全景视觉监控系统,超声波感应系统、前后防撞系统等。这样无人车就能有效感知四周的环境变化,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当用户出门在外无法及时接收快递时,若将快递直接放在门口可能造成快递丢失。为解决这一问题部分快递公司提供了智能快递柜的服务,在办公楼或小区门口设置了智能快递柜。若用户不方便接收快递,快递员可直接将快递暂存到快递柜中,用户利用专门的取件码去取件。这一模式目前应用不多,因为投入成本大,而且容量有限,不少用户经常忘记取件,使得快递柜中装满了快递,无法供其他用户使用。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偶尔会通过网络购买一些生鲜、冷冻食品,需要冷藏储存。为了满足这类需求,不少快递公司提供了专门的冷链配送服务,最大限度确保这些食物在配送过程中品质不受影响。利用物联网技术,在配送车内部设有相应的温控装置,工作人员可实时了解车内的温湿度情况,以保证整个冷链的正常运作。
第一,可以预见在未来的社会中智能仓储与配送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与优化,仓储与配送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人性化。第二,配送安全性也会明显提高。快递小哥急着送快递而闯红灯、横穿马路的现象在过去是很常见的,这容易导致交通事故。通过大数据技术统计出易发生事故的路段,并根据快递人员的GPS定位数据,提前告知快递人员在经过这些路段时应减速慢行,注意安全。第三,产品可溯源,防止丢包,错领包裹的事件发生。借助相关传感器可以追溯农产品从生产到运输、交付等整个环节的相关信息。借助区块链等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可了解货物从发出到接收各个环节的信息,从而保证了信息的可追溯性。
下一篇: 精益物流下的工位制仓储配送管理实践分析